• 乐发lv





  • 欢迎来到合肥乐发lv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党建工作  |  产品中心   english version
    新闻中心
    Tel:400-1100-315
    Fax:+86-0551-69016661

    WeChat two-dimensional scavenging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行业发展启示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了要夯实产业基础、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推进培优育强、扩大优质供给、加大应用推广等五个方面13项任务。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已经陆续下发了“鼓励家电下乡” “鼓励绿色节能家电、环保家具消费”等意见,以此来引领及推动家居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此次,更是将家居行业的发展目标落实到具体行动 ,通过制定快速适应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家居领域团体标准,进一步赋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行业内部的迭代升级,和与国际行业标准接轨的步伐。

    国内家居市场从成熟到升级

    一直以来,家居产业均有着规模体量大 、消费带动强和产业覆盖广等特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家具累计销售额达到了1667亿元 ,再加上共738亿美元的家具及其零件出口总额,去年国内家具行业创造的产值接近7000亿元。

    而从“家居一体化”概念来看的话 ,去年家电、家具、照明电器 、五金制品四个重点行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3.8万亿元,占轻工业比重近20% ,当前“大家居”行业已经成为国内工业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

    我们认为,当前国内“大家居”产业已经从起步阶段过渡到成熟阶段 ,起源于80年代的家居行业,受益于改革开放后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家居行业也因此实现了飞速的发展 。

    以影响家居消费的因素为例 ,过去受制于社会整体经济水平,家具家电等采购更多是“满足使用” ,市场几乎称得上是一片空白,企业的拓展空间也较大。

    可随着家居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家居行业开始步入“存量市场”,家居企业开始面临着增长瓶颈的问题,要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 ,家居企业也必须拿出新招来。因此 ,“新零售” “智能化” “高颜值”逐渐成为了家居升级发展过程中的“热词” ,影响家居消费市场的因素也变得更多、更复杂。

    家居行业发展的风口在不断改变,家居企业也只有顺应时代 ,不断创新 ,才能找到持续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家居企业也完成了蜕变。

    比如从8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转向品牌企业并逐步谋求融资上市;渠道模式也从早期传统的“坐商模式”到“电商模式”乃至“新零售模式”的转变;家具产品也从单纯的贴牌加工 ,以量取胜,走向科技创新,以质取胜 。

    当前,整个家居产业应已迈向成熟 ,但如何进一步完成高质量的升级,则还需要行业内更多的探讨  。

    《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发布,正好解决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创新引领不足、质量精细化水平不高 、智能化发展不充分等问题 ,通过细化 、深化、强化产业高质量方向和具体目标任务,来推动产业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

    打造家居行业的“标准化”

    如何引领家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其中一个关键是产业供应端的优化与升级,毕竟,要不断满足日益增多的消费需求,以及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关键还是要企业的自身实力过硬 ,谁能先一步想消费者所想 ,谁能更快抓住市场风口,谁又能以更低成本 、更高效能满足市场 ,这些都是企业们决胜的关键 。

    我们认为,要迎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不断夯实行业的产业基础,包括工业设计能力 、数字化生产能力、集成创新能力等 ,进一步构建企业的数字化智能产业链。

    在《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也提出了,未来重点行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将达到65%,实现行业设计、生产、管理 、服务等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

    而在供应链方面,则大力支持企业建立柔性化生产系统,推广因需定制、反向定制等新模式,培育发展共享制造平台,实现场景化定制 、智能家居定制、全屋定制等系统解决方案。

    未来 ,通过“智能化”的赋能,在柔性供应链的加持之下,定制家居企业的生产效能将有望进一步提高。当前,已有部分家居企业在这方面先行探索,比如顾家家私的柔性生产链。

    以木材的加工为例,每一块木材上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二维码,包含这块木料需要被切割成什么尺寸 、选择什么样的包边等信息,机器可以通过扫描木材的二维码 ,而进行相应的加工 ,通过这样的柔性化供应链,产品的生产成本、消费成本以及产业低碳化方面都能有不少改进。

    如果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柔性化生产系统能在不同企业间普及应用的话,相信不仅是单个企业 ,跨企业乃至跨行业都能通过“柔性生产”来提升各自的生产效能,让资源流向最优的解决方案。

    正因如此 ,《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在积极鼓励跨行业间的强强联合 ,比如家居家电家装的融合,将有利于加强产品设计、技术研发、营销服务、资源对接等方面合作互补。

    通过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在家居领域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增强创新型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龙头效应也适用于东西部不平衡的家居产业群发展,通过将东部地区打造成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家居产业发展高地 ,借此来推动西部地区的转型升级。

    不过 ,实现以上两点的核心 ,还是在于“标准化” 。面对日益增多的消费需求 ,以及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 ,《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了行业需要加快标准互联互通和融合创新 ,促进产业互信、互联、互通发展。

    只有在统一的行业标准下,企业间才能更好地交换研究成果和示范应用 ,扩大个别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 ,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行业的升级发展 。

    这一点在其它行业上也得到过印证 ,比如海尔集团曾在2020年主导发布了冰箱保鲜国际标准IEC 63169-2020,这是全球冰箱行业首个关于食品保鲜的国际标准,其发布也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一方面,表明了制造已经开始创造转变,另外 ,也明确了海尔冰箱在国际行业的领先地位。在冰箱保鲜国际标准发布后 ,海尔通过一系列的市场营销活动 ,成功将海尔冰箱打造成了技术品牌 ,海尔风冷冰箱持续占领了国内同品类市场份额的50%以上 。

    这一案例对家居行业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标准化”战略的引领之下,未来家居行业将会形成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样的局面 ,这对家居企业来说,既是更进一步的挑战,也是更大的机遇。

    “智能化+绿色化”供给促进品质消费

    家居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会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消费,其中,“智能化”和“绿色化”将成为未来的两大消费趋势 。

    近年来,智能家居以其智能化 、便捷化的家居体验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家居市场的新宠儿 。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由2608.5亿元增至514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51% 。据预测,2022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可达6515.6亿元,有机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消费国。

    接下来,随着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应用落地较为成熟的领域,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其市场发展空间还有望深入下沉 。《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提到了 ,要鼓励智能家居体验馆等新零售发展并向社区下沉,推动绿色智能家居产品下乡 。

    目前来看,下沉城市早已在逐步“智能进化”,据《2020下沉市场智能家居消费洞察》显示,在人口规模超9亿的下沉市场,其智能化速度有望超越一二线城市。

    除此之外,“绿色化”家居的进程也在加快 ,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时代,年轻消费者装修家居不仅注重美观舒适 ,更要注重环保 ,家居产品的原材料和环保性成为消费者最重视的因素。

    数据显示,67.8%的家居用户在购买硬装家居时会考虑产品的原材料;60.5%的家具用户考虑的是环保性。

    为此,《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提到了要增加健康智能绿色产品供给,鼓励企业针对农村市场开发个性化、定制化 、健康化智能绿色家电产品 。

    “绿色化”相信也会成为未来家居行业的标准之一。毕竟,在家具制造过程中,喷漆 、抛光等环节都会产生一定污染,木材、皮具等材料需求也会对自然资源造成消耗,谁能率先提出行业标准,并让各企业积极践行绿色生产 ,便更有机会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在《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之后 ,家居企业们面对时代的“变”与“不变”,相信都将有各自的考量和应对。不同领域的龙头企业能否积极发挥带动效应,能否积极通过融合与联合,率先提出行业的标准 ,都将决定着行业的未来格局是否会被颠覆与重塑。

    但可以肯定的是 ,随着家居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将能进一步赋能我们的家居生活,在“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带动下 ,实现更安心、更便捷的健康家居生活。

    (素材来源:家居建材圈子)

    返回上一级
    相关内容
    上一篇:安徽2022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问卷今日正式上线(答题有奖!)       下一篇:绿色智能家电正走俏


     
     
     
    请选择乐发lv集团旗下产品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
    400-1100-315
    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双凤经济开发区乐发lv集团第六工业园

    快捷导航

      首页   联系我们
      集团概况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企业文化  
     

    与乐发lv互动

    微信扫一扫 关注乐发lv   
     
    版权所有:合肥乐发lv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技术支持 :

    备案号 :皖ICP备2023000481号-4




  • XML地图